主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通稿

AG旗舰厅官方网站供应链金融发展趋势

  AG旗舰厅供应链金融是现代企业金融服务的一个重要领域,承载了保障供应链完整稳定、优化供应链运营效能和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使命。随着我国出台首份供应链金融指导性文件,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就再逐步上新台阶,对于更好服务中小微企业融资、支持构建现代化流通体系、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和实体经济提质增效都将产生积极作用。

  那么,供应链金融是什么?供应链金融有哪些业务模式?技术如何赋能供应链金融发展?数字供应链金融的创新在于何处?未来供应链金融将走向何方?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你想要的答案……

  供应链金融是指从供应链产业链整体出发,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整合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信息,在真实交易背景下,构建供应链中占主导地位的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一体化的金融供给体系和风险评估体系,提供系统性的金融解决方案,以快速响应产业链上企业的结算、融资、财务管理等综合需求,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产业链各方价值。

  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模式和产业组织模式,对于企业经营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为了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持续出台了多项支持供应链金融发展创新的政策,特别是2020年9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银发〔2020〕226号,以下简称《意见》),从准确把握供应链金融的内涵和发展方向、稳步推进供应链金融规范发展和创新、加强供应链金融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供应链金融政策支持体系、防范供应链金融风险、严格对供应链金融的监管约束等六个方面,提出了23条政策要求和措施,为我国供应链金融提供了从顶层设计到具体操作的政策框架。对于今后供应链金融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市场繁荣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由于供应链金融业务围绕采购、生产、销售各个环节,适用面较广,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供应链金融业务。根据各参与方的主导地位不同,供应链金融可分为四种业务模式。

  一是传统金融机构主导的模式。供应链金融具有小额、高频和碎片化的特点,服务成本较高,而服务对象又多为小微企业,风险相对较大。此外,供应链金融服务对象又分散在各个地区,因此传统线下模式的供应链金融很难做到风险成本和收益的平衡。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供应链金融服务实现线上化,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四流合一”。

  二是电商平台主导的模式。互联网公司依托电商平台的庞大供应商资源和大数据优势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根据上下游的交易、物流、现金流等相关数据作出信用评级,通过系统算法给出融资额度。比如,阿里巴巴电商平台解决方案率先在业内实现“融资在线秒杀”和“期限按日设定”等开创性意义的创新功能,给供应链金融服务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三是核心企业主导的模式。核心企业依托其所处行业供应链强大的影响力,以上下游企业为目标客群,围绕供应链运营痛点,逐步嵌入金融服务,通过综合运用各种金融工具,满足客户的多种金融需求。金融机构出于对核心企业资信的认可向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四是第三方供应链服务主导的模式。随着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以第三方供应链服务为主导模式逐步成熟。这种一站式服务平台可以整合供应链中的信息流,为企业提供包括结汇、物流、退税、资金融通等业务。

  一是数字供应链金融的创新使金融生态更加丰富。在数字供应链金融生态中,以广泛信息和多维数据为基础,构建特定供应链商业生态数据模型,实现动态数据治理、综合监控、产品及应用创新,并围绕供应链核心能力开展的金融或类金融服务,在服务主体、业务模式和市场范围等方面极大地拓展,与传统供应链金融有较大不同。

  二是数字供应链金融的创新使金融服务更加智能。与传统意义上围绕供应链核心企业、交易中心、终端市场等开展的客户营销、产品创新及服务升级不同,数字供应链金融更多的是依靠数据对供应链的深入洞察来发掘客户需求,进行市场的精准营销、风险的科学管理和服务体验的全面提升。

  三是数字供应链金融的创新增效效果更显著。供应链作为一个完整的商业生态和竞争主体,为了适应市场和资源的变化,需要不断吐故纳新,围绕其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的核心竞争力,剔除不符合生态系统发展的参与者和组织结构,吸纳新主体、新机制,以保持整个链条的市场竞争力。在供应链的演化过程中,供应链金融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即是金融赋能效应。

  金融科技在供应链金融的应用从上世纪90年代末至2000年左右兴起,主要集中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基础上。

  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IT技术快速发展的数字时代,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得到了充分整合,传统供应链金融焕发了新的生机。新科技的加持使得供应链金融成本下降、效率提升、风控增强,供应链金融的商业价值显著提升,市场参与主体的规模日益扩大。根据市场分析和业界实践研究,笔者认为供应链金融呈现出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渠道线上化、服务模式生态化和风控模式数字化等四个方面的发展趋势,把握好这些趋势,对于供应链金融不同市场主体充分发挥各自资源禀赋和各具特色的发展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具有启发价值。

  在政策加持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以及普惠金融迅速发展的大势下,供应链金融是一块巨大的蛋糕,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身其中。另外,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运用和突破,未来供应链金融发展将呈现以下几个重要趋势。

  一是产融结合,理念和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供应链金融的开放和融合。随着供应链金融的线上化发展,金融与产业的融合日益深化,跨界资源整合日趋明显。通过金融科技的应用,实现供应链各参与方的跨界连接,使供应链金融服务逐步嵌入交易、物流和政务等供应链各个流程环节中,与供应链交易和管理实现深度融合。

  二是由资源驱动变为技术驱动,供应链金融平台主体生态化的未来可期。无论“核心化”还是“去核心化”,供应链金融平台的发展模式赖以生存的基础都是运用金融科技的能力,尤其是运用金融科技提升供应链管理效率的能力。同时,在供应链金融平台生态中,单一主体无法占据绝对优势,各主体需要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各司其职,相互依存,供应链金融平台生态复杂动态变化,但系统趋于稳定。

  三是金融服务综合化与灵活创新结合。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的生态化使金融机构在深入洞悉客户需求基础上,应用多方整合理念和金融科技,形成多层次跨界融合服务能力,为客户提供不止于金融的一站式综合化服务。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供应链金融服务自身更加综合,不再局限于融资服务,而是和保险、理财、现金管理等企业金融服务一起,以综合金融解决方案的方式呈现;其次,供应链金融作为供应链服务的一项被整合,配套服务被同步提供,最终体现为供应链运营的整体效率的提升;最后,在金融服务综合化的基础上,拥有灵活的机制和快速的反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会独具优势,提供面向具体业务场景的综合金融解决方案。

  四是监管体系层次化,逐渐走向合规运营。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等极具影响力的第三方将发挥重要作用。政府、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数据互联互通,可打破数据孤岛;行业协会可推动行业数据互联互通,助力行业发展与金融科技解决方案的结合,从而建立合规运营的行业秩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扫一扫关注 集团官方微信